制造与创新的关系,是近几年美国智库和学术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特朗普政府不遗余力地要把制造业拉回到美国,除了增加就业之外,背后还有一个理论基础:没有制造,一个国家的创新就会枯萎。对制造型企业而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创新这条大河中,许多企业打着旗号,前仆后继想要趟过河,而事实是大多数都在半途中就歇菜了。美国的3M公司可以说是创新性企业中的佼佼者,在创新这条路上,不仅没有挂掉,而且还越活越好了。
今天就和你讲解一个3M的创新案例——不会掉的“post-it”便签纸,希望对你有帮助
3M,一个靠新产品致富的创新王国
美国3M公司,成立于1902年,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市,是世界著名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并且是道琼斯30种工业成分指数股票之一。3M公司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把每一位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原创了一个个惊艳额产品。
比如:3M的耳塞
目前,3M公司在全球有超过7000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超过35个国家拥有实验室,45项核心技术平台,每年获得的专利超过500项。从感光材料到电光产品,从彩色图像CT扫描仪到用于航天业的耐高温陶瓷材料,3M公司平均每年有200多种新产品推向市场,销售总额的30%以上来自最近5年内才研制出来的新产品。自80年代中以来,3M公司多次削减人员减少开支,但科研经费从来不减,始终占销售额的7%。值得关注的是,3M公司的决策层还非常注重激发科研人员与办公室白领的集体智慧与创造力。。
目前,3M公司在全球有超过7000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超过35个国家拥有实验室,45项核心技术平台,每年获得的专利超过500项。从感光材料到电光产品,从彩色图像CT扫描仪到用于航天业的耐高温陶瓷材料,3M公司平均每年有200多种新产品推向市场,销售总额的30%以上来自最近5年内才研制出来的新产品。自80年代中以来,3M公司多次削减人员减少开支,但科研经费从来不减,始终占销售额的7%。值得关注的是,3M公司的决策层还非常注重激发科研人员与办公室白领的集体智慧与创造力。
共享开发中的技术,创造“不会掉的便签纸”
为了研发创新产品,3M公司将重点放在企业内的技术共享中,于1951年起,就设立了企业技术论坛。技术人员通过技术论坛中举办的海报展示等活动,向其他技术人员推荐自己从事研发的技术,借以开拓新的用途或者提升技术高度。
3M中央研究所的研究者斯宾塞·西尔沃在1968年发明了“粘得牢,但又能撕下来的粘着剂”。当时的目标只是研发强力的粘着剂,一时间没有想出具体的产品,但是他在坚信这个粘着剂总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
在一次3M公司内部的技术论坛活动的讲座中,西尔沃大胆地称“这项独特的技术会产生划时代的产品。”听到这番言论的3M工业胶带发明者阿特·弗莱,在其发表一年后基于这一粘着剂技术想到了“不会脱落的便签纸”的创意。
西尔沃与弗莱所参加的这个企业内部技术论坛由技术人员直接运营。自从1951年首次举办以来形成了费用由公司承担的传统。技术论坛完全是公司内部人员自主举办的,根据过去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3M公司内部,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超过800次技术论坛,参加论坛的技术人员累计超过1万人。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在3M公司总部每年一次的“TIE”,超过2800名技术人员汇聚一堂。通过技术论坛,技术人员之间的个人创意交流,成为了整个企业的创新助力。在技术论坛中激发出的创意,哪怕是有模仿的成分,只要满足了客户,公司都会给予积极评价。